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请了专利,相关的实用性检测也正在开展当中”
离开之前,罗根心怀期待地望着装配线上的v号坦克,粗略算下来这里也有上百辆,只待它们装备一线部队,德军铁骑的战斗力将获得实质性的提升,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在克莱斯特、古德里安以及曼施坦因等实干型将领的指挥下,国防军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东线问题么?
沿着原路走出这个偌大的装配车间时,罗根在后面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问说:“据我所知,大部分美国工厂很早就采用了机械流水线,为什么率先实行工业**的欧洲反而在这个方面落后了?”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瘦小的身躯微微一颤,但他既没有停住脚步,也米有回头,而是继续往前走,直到上了电车,他才看着罗根说:“战前我参观过英法等国的一些军工企业,他们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工装配,较我们的手工流水线还要落后至于您提到的机械化流水线,我们并非没有实施的条件,但一方面初期投入的成本提高了,另一方面,产生同样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将大幅下降,因此而产生的劳动力冗余问题该怎么处理?若是转入自由化市场模式,失业问题以及可能导致的罢工怎么处理?”
接连两个“怎么处理”一下子让罗根不知如何回答,魏玛政府的垮塌和希特勒政权的上台,都与失业率的高低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而区区一个克虏伯就有近20万工人在这之前,罗根只晓得机械流水线会对产能和效率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却还没有计算过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要知道克虏伯此前曾试图通过使用战俘的方式来降低人工成本,但消息一出,立即在工人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最后克虏伯高层不得不在工厂内部公开了扩建计划,即只有在本土之外的新建工厂才会使用战俘劳动力,这才没有酿成罢工停产的恶性案件——毫无疑问,罢工永远是资本家们又恨又怕的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倒是没有趁势追问,电车在一位模样憨厚的司机驾驶下径直驶向了下一处厂房,看得出来,路线是早已安排妥当的。
提到克虏伯,人们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它的大炮。当年老克虏伯以三间茅草屋起家,制造出了优质的后膛钢炮,成为普鲁士先后击败奥地利和法国的重要助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克虏伯以善造大口径火炮而闻名,其11英寸口径系列的大炮更是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近乎偏执的喜爱。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或许是一种必然,德意志第三帝国建造的头两级大型战舰,德意志级装甲舰和沙恩霍斯特级快速战列舰,使用的正是克虏伯最拿手的11英寸炮,但这并不意味着克虏伯火炮技术的固步自封,就在沙恩霍斯特号开工后一年,设计使用15英寸炮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就在汉堡的布隆福斯造船厂敷设龙骨,由克虏伯负责制造的舰炮及时到位,使得德国海军在战争爆发次年就拥有了新的战斗旗帜,并最终通过一系列海空大战击败了宿敌英国
还未靠近这个有着二十多米高的大型铸造车间,罗根就已经清楚地听到了从里面传来的金属敲击声,那里仿佛有个超级巨人在奋力挥动超大号的铁锤——伴随着响亮的金属敲击声,就连地面也在微微颤动着
照例从小门进入,阿尔弗雷德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专供参观的高台上,呈现在众人面前的依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在这里,一根根异常粗大的炮管摆在生产线上,有的正被重型卡车大小的汽锤反复敲击,有的正用特制工具去除浮渣,还有的已经钻好了炮膛等待加装炮套
15与15.9英寸口径炮管的区别,在非火炮专业人士眼中可能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分,但罗根看到这些体型异乎寻常的炮管,还是立马联想起了以“z计划”为基础进行扩张和加强的“大海军计划”。这个计划目前仍在紧锣密鼓的修订当中,但作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艘五万吨级的h级战列舰到现在已经断断续续地建造了两年多(h39、h40分别于1939年7月15日和8月15日开工),而后续的h41、h42开工所需的原料已经陆续运抵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和威廉港的海军造船厂。考虑到四艘舰队航母、六艘轻型航母都将在1942年开工建造,这四艘重型战列舰很可能成为德国海军所建造的最后一批战列舰。
“如您所见,克虏伯的每一份子都在努力工作,用我们认为最合理的方式工作,我们的信仰就是制造德意志所需的优秀武器,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就会竭尽全力去做”阿尔弗雷德.克虏伯郑重其事地对罗根说,“我们的增产方式很直接,也很粗放,那就是占有更多的矿山和工厂。至于现有生产方式,这既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骄傲希望您能够体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