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李玉堂的第十军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里的纵深,完全够我们把他们拖疲拖累。”
“你能说明白点吗?我和委员长都感觉有点云里雾里。”陈布雷有些明白这小子说的是什么了,但从老蒋的面目上看,他似乎还是理解不了,于是借口自己也没弄清楚,开口问道。
“很简单,若日军发起了进攻,咱们可以用采取节节抵抗、逐次后退、诱敌深入的策略,在达成作战目的后,向斜侧后方的山地撤退,并绕到外线,进而从更大层面对日军形成反包围,最后以尾击、侧击、夹击之势围歼日军。”
孙玉民算是“盗用”了薛岳的“天炉战术”,他没有照本全抄,至少是先考虑了身后和周边的情况,结合了自身和现实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他在叙述的时候,同样在地图比比划划、指指点点,这让老蒋很快就明白了他的作战方针和意图。如果换作几年前,一个如此年轻的军官对老蒋说这些话,换回来的只会是喝斥,可现今的孙玉民不同,他头顶可是有着“战神”“常胜将军”的这些光环。
“我怎么感觉和共CD的游击战术有点像?”老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形似而神不似。”孙玉民当然不会在老蒋面前承认,这个战术是他结合了太祖的游击战法和“天炉”战术的产物,其实更多的是符合太祖的“'游击战”的精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我们边打边退的目的,是消耗日军的弹药和粮食,把战线拉长是让日军的后勤补给出问题,不马上和日军正面交锋是避其锋锐,不停骚扰是让日军变成一支疲乏之师,最后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再精锐尽出,不愁不大获全胜。”
孙玉民的这番解释不谓不详尽,也不谓不合情合理,本来老蒋已经有了一些不悦和疑惑,被这一通话说的猜疑全无,不过他又重新提了个问题:“你说的是有些道理,可什么时候才是真正决战的时刻?充当最后一道防线的地方,你又打算放在哪里呢?”
老蒋还是很有几分本事的,一眼就看出了关键之处。
孙玉民提出的这个战术好是好,可有个最大的缺憾,那就是最后的那个面或者说那个点,一定要坚韧,也就是说防守长沙城的,一定要一支有着韧劲的部队,一支不需要有多厉害,但必须要是打不烂击不破的铜墙铁壁的部队。
“委员长,这正是我接下来要和您说的。”为了这次能好好打鬼子,孙玉民决定放下心中的那份自傲,去拍拍老蒋的马屁。“委员长您眼光太过于犀利了,一眼就看出了此战的关键!正如您所说,此役的胜负,就是在于咱们有没有一支部队,能够死守住长沙城。只要长沙这个底稳了,所有的边才能合过来,只要边一合拢,就算他阿南惟几请来他们的天照大神,也休想从您的手掌心逃脱!”
从孙玉民话里的意思可以听出来,他有意把这些战术布置当作是老蒋所想,这让陈布雷不由得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给放了下来。先前以为这家伙是吃错了药,才会在总裁面前立下此等军令状,可现在听完了他的话,才发现这个鬼精鬼精的家伙,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总裁给“绑”到了他的那条船上。总裁自己都在这条船上,怎么可能让这条船打翻,所以虽然孙玉民是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可是实际比任何时候都要安稳。陈布雷白白担心了好一会儿,可他还是蛮高兴,只是在心里偷偷地学着老蒋的口吻骂了一句:小赤佬!
老蒋同样觉得很舒坦,且不论这场仗的结果是否真如孙玉民所说会大获全胜,也不管孙玉民是否真的能够重创阿南惟几的第十一军,光他有着这样一份心思,就已经值得他举双手赞成了。如若真的取得了空前的大胜,看以后党部内的那些老家伙们,谁敢再多嘴说他蒋某人不懂军事,胡乱指挥。
“玉民,你心目中有合适的选择吗?还是说,你打算用自己的部队去防守长沙城?”老蒋问这两个问题时,脸上是带着些许笑意的,这说明了他其实已经认同了孙玉民的战术。
“委员长……”
“玉民,委员长这个称呼太过于生疏,以后就像寿山(胡宗南)、良桢(俞济时)、佐民(王耀武)他们一样叫我校长吧!”
孙玉民闻言呆了一呆,心中是有着万余只“草泥马”奔腾而过,他可没想着当什么天子门生。本来他只想着拍拍马屁,方便打好这场仗,可哪曾料到老蒋居然会来这一出。他是真的一万个不愿意,可是却又不能明言拒绝,想的全是若是这个“天子门生”的名头传出去,以后如何带着众位兄弟去到太祖那边。
陈布雷是喜笑颜开,见到孙玉民呆住了,忙轻推了他一下,笑着说道:“这个惊喜把你惊呆了吧?还不赶快谢谢总裁!”
孙玉民极度的不情愿,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得硬着头皮说了一句:“谢谢委员长!”
“还叫委员长,你该改口了。”老蒋也以为孙玉民的呆怔是惊喜所致,不仅没有责怪于他,反而是一脸笑容。
“是,校……长。”孙玉民非常不习惯叫这两个字,可终究还是叫了出来,为了掩饰自己的厌恶和慌张,他赶紧把话题岔开:“我部下的十二军善攻不善守,而且好刀怎么能放家里摆着呢,自然要用到最关键的时刻。至于守城的部队,那就要校长您来亲自挑选了,玉民斗胆向您推荐一支,李玉堂将军的第十军,有他和他的部队在,可确保长沙无虞!”
“李玉堂?第十军?”老蒋和陈布雷同时惊呼:“不行,绝对不行!”
李玉堂,字瑶阶,山东省广饶县人,1899年3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桥河西的一户地主家庭。1924年,李玉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一师二团任见习官,因作战英勇,后连续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玉堂被任命为国民党陆军第八军军长,驻守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