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正如刘泽所言的,这是一场最为艰苦的谈判。靖军派出的首席谈判代表是诸葛亮,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还有陈登、徐庶、糜竺、马谡等人,吴军方面派出了以周瑜为首的代表,鲁肃、诸葛瑾、吕范也赫然在列。谈判的地点则是选在了靖军水军的旗舰“扬威号”上,对此刘泽并不担心泄露机密,对于火炮这样高科技含量的武器,就算让东吴的人瞧上十遍百遍,他们也决计生产不出仿冒品来,反而通过向东吴代表展示和炫耀武力,更让他们臣服的快点。
果然,在彭蠡泽上吃尽了靖军火炮苦头的周瑜等人瞧见了这些火炮实物,顿时脸色变得很是难看,虽然他们也极是渴望亲眼瞧瞧这些火炮长什么模样,但此时目睹实物之后,往日惨痛的景象便历历在目,如何不让他们心有余悸。
更何况靖军的首席谈判代表就是诸葛亮,想想当年的龃龉,周瑜的脸色肯定不善,诸葛亮反倒是谈笑自若,挥洒自如。
谈判桌从来就是另一个战场,虽然没有厮杀,没有血腥,但火药味依然十足,双方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双方谈判的核心,就是围绕着靖军退兵言和,但江东这方面也很清楚,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刘泽绝对不会轻言罢兵的。果然,在谈判之初,诸葛亮就提出割地、赔款等近乎苛刻的要求,以长江、赣江为界,重新划定孙刘双方的疆域,长江以北的皖城、舒县、历阳、彭泽以西的柴桑等地全部划归刘方所有,至于赔款的数额也是数以亿计,谷两百万斛,铜钱两亿。绢十万匹。
周瑜一听这些要求就勃然大怒,姑且不这代价对江东而言是何其地沉重,单单是这份丧权辱国的条件就让他无法接受。周瑜拍案而起,怒斥道:“你们简直岂人太甚!”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情自若地道:“周都督若不肯谈,大可回去整兵备战,就在这建业城下,我们一决雌雄,看看是你建业城坚,还是我战舰炮利。”
鲁肃瞄了瞄了江上,扬威号等五舰战列舰一字排开,炮口全部朝向建业城。恐怕谈判一旦破裂,靖军就会炮击石头城,他们此行肩负着吴侯的重托,江东百万父老的期冀,如何能意气用事,何况历朝历代城下之盟都没有不屈辱的,他赶紧低声劝慰周瑜。
周瑜何尝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悻悻然地回到了谈判桌上。临行前,周瑜和孙权已是彻夜详谈,已经做了好最坏的打算。皖城历阳等江北之地和柴桑现在早已落在了刘泽的手中,在谈判桌上把这些失地要回来,无异与虎口拨牙。周瑜和孙权早就不抱任何希望了,孙权的底线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刘泽再染指江南之地,诸葛亮提出的割地条件其实江东方面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何况皖城历阳等地孤悬于江北,在东吴水军优势尽丧的情况下,就算拿回来也未必能守得住。唯一让周瑜心痛的,就是柴桑。
柴桑关对于孙刘双方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必争之地,柴桑等同于江东的西大门。一旦柴桑失守,江东在西路几乎是无险可据。靖军的步骑可以沿江东进,一路披靡。同样。只要江东军驻防柴桑,就是对荆州尤其是武昌有着潜在的威胁,攻守两端柴桑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所以柴桑对江东的重要不言而喻。但同理,对于刘泽而言,柴桑关的意义也是不同非响的,既是防御重镇,又是前进基地,现如今柴桑已经落在了刘泽的手中,周瑜显然是很清楚它的归属,不过周瑜还不准备轻言放弃,要力争一下。
这也是一种谈判技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纵然最后得不到,也会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
最让周瑜不可接受的,就是那堪称为价的赔款了,二百万斛的谷米,两亿铜钱,十万匹的丝绢,乖乖,刘泽也真能狮子大开口,这些钱粮江东就算能拿得出来,对江东的经济而言,也是毁灭性地打击,百万的粮食亿万的钱,这能养活多少的军队呀!在这个有粮就等于有军队的年月,赔给刘泽这么多的钱粮,无异于损己资敌。
在经过无休无止地争吵和讨价还价之后,终于在七日后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协议:一、孙刘双方缔结友好盟约,自条约签属之日起,靖军一切兵马撤回到长江以北,双方停战修好;二、双方以长江、赣江为界,重新划定各自疆域,自盟约签属之日起,互不侵犯;三、孙方向刘方赔偿战争赔款一百万斛谷、一亿铜钱、五万匹绢,分期十年支付;四、缔约双方宣布愿以忠诚合作之精神,维护和巩固双方的联盟,一旦联盟的任何一方遭受到第三方的进攻,另一方必须给予军事或其他形式的援助。
对于江东方面而言,这样的结局已经是他们能承受的极限了,毕竟这个条约并不是平等的盟约,而完全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为了尽快地让刘泽撤建业之围,江东方面不得不违心地屈辱地接受了这个条约。周瑜的目光中,满是愤慨与不甘,可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甘心又能怎样?在几的拉锯谈判之中,周瑜虽然没有将柴桑关争取回来,但好歹将刘泽最为苛刻的赔款砍掉了一半,而且采用了分期十年支付的办法,对于江东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十年?周瑜在心底之中冷笑着,这纸盟约,可不可能会维持十年?
谈判的内容,自然还包括和亲的内容,吴侯的妹妹出嫁,可算的上是一桩大事,而且要嫁的对象是靖王刘泽,那这桩婚事自然是万众瞩目。
诸葛亮摇着羽扇,慢悠悠地道:“孙郡主乃万金之躯,我方可不敢轻慢,此番靖王特备下一份聘礼,却不知吴侯敢接否?”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