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冯?戴拿斯少将对于参谋总部派自己来远东执行的任务,从心底来说是不怎么重视的,不过老毛奇总长现在在军界的威望早已经是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他亲自下达的特别任务,自己那可就不得不重视起来。
等见到驻华公使施莱尔爵士,却从这位帝国外交重臣嘴里听到了让他有万分惊讶的评价,对于远东中国的国力,施莱尔坦言,这个东方的庞大帝国正在觉醒,不过,国内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国力相比欧洲列强相去甚远,但是,随着新政府统治地位的确立,产业革命将会带来惊人的发展速度。
施莱尔坦言,这个国家最小的行省面积都与整个德意志帝国相当,而且人口基数庞大,但是教育水平低下,要进行国家工业化的难度远超过欧洲国家,但却是德国工商业非常有利的出口国,这一点,对于正在迅猛发展而又缺乏海外殖民地的德国尤为重要。
不过,冯?戴拿斯少将感兴趣的显然是施莱尔介绍的中**队情况,听说目前中国政府有超过10万人接受德式训练的新式军队和正在整编、超过30万的旧式军队时,戴拿斯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之后施莱尔介绍这支新式军队竟然曾经在越南战场上击溃法国远征军,这最终导致了热衷于海外殖民的茹费理内阁道台。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支军队竟然有在北部边境击败素有北方狼骑之称的哥萨克骑兵,并且通过那一次战争彻底的控制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黑龙江航道!
在稍微了解黑龙江航道在外东北的重要性之后,冯?戴拿斯少将立刻意识到一个问题,俄国人在北方与中国的竞争,竟然因为失去了这条极其重要的航道支撑而彻底陷入了困局,俄国滨海省、阿穆尔省这一大片滨临太平洋的领土,都因为失去了来自陆地上的补给线,陷入了对方多面包围之中。
在通读了德国领事馆提供的中国方面资料后,很快。他就被安排到军政部参观,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和德意志帝国参谋总部颇有共同点的中国式军政中心,随后,在施莱尔的陪同下,三人在军政部会客厅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秘密商谈。
当晚,戴拿斯少将极其兴奋的向柏林拍发的加急电报,在电报中。这位德国参谋总部的高级军官对远东局面作出了惊人的判断。
“远东中国的军队表现出让人惊讶的战斗力,那是德国式军事体制在远东的杰出成果……中国的军事指挥官拥有超乎我们想象的判断力和执行力,我认为,落伍、基于俄国农奴体制的俄**队,完全无法发挥现代军队的作战能力!”
“我基本认可施莱尔军事关于远东局势的判断,中国与俄罗斯的冲突源于历史上土地的纠纷,而这一点完全有别于德国与俄罗斯的冲突原因……促成与远东中国在对俄作战上协助同盟,将成为德意志帝国陆地上最强对手——俄国人的滑铁卢……”
电报自然不是发给德意志帝国俾斯麦首相的,而是第一时间送到了德国总参谋部老毛奇总参谋长桌上,这位执掌德意志帝**官团的德国将军在仔细研读了戴拿斯少将的报告后。并没有做出任何判断,他从保险柜里取出另两份厚厚的、标签有绝密字样的公文。然后亲自出门与拜会了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
展示在俾斯麦面前的是三份具有十足分量的文件,一份是来自戴拿斯少将从中国发来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明确断言,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军队在俄罗斯帝国北方边境牵制对手、甚至进行正面突破,到时候,俄罗斯帝国将面临德意志第一同样的矛盾——两面受敌。
而另外两份绝密文件,一份是三年前有陆军军需总长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德力西?贝克一起草拟的联合进攻俄国的作战方案。当然,老毛奇是一个有着充分大战略的高明战略家,作战的目的显然不是将俄罗斯帝国扼杀。而是推平德奥之间凸起的俄属波兰领土削平。
而另一份则是最近刚刚有总参谋部策划完成的、为应对保加利亚危机升级的绝密作战方案,军方通过各种途径,目前基本确认,俄国人将不迟于1888年春天展开对奥匈帝国的全面进攻,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即便是极力主张维系三皇同盟的俾斯麦,也不可能因为已经支离破碎的三皇同盟而破弃目前的德奥意三国同盟。
而且德国最大限度的外交让步,也就能接受奥匈军队在巴尔干冲突中失败,但是,绝对不允许俄罗斯军队进入奥匈帝国领土。
当然,德意志帝**方可没打算在奥匈与俄国冲突时袖手旁观,他们拿出的方案更加积极而且充满激情,德国陆军将出动20个师近24万陆军,由东普鲁士出发,而奥匈帝国将从加利西亚出兵,与德国陆军围攻华沙的俄国驻军,并且切断对方退路,最终完成对俄**队的正面打击,对方在遭到致命打击后将会选择撤退,从而迅速瓦解俄国可能采取的进攻手段!
12日,德国驻华公使施莱尔和戴拿斯少将接到来自于柏林总参谋部的密电,俾斯麦首相保留之前对中德外交合作的意见,很显然,在保加利亚冲突升级后,这位铁血首相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与俄国作战。
但是,总参谋长老毛奇和普鲁士军官团的高层一致认可施莱尔和戴拿斯少将建议的,在俄国北方为俄国制造一个强大敌人的设想,而且,电报中首次披露了总参谋部已经拟定了一个在1887年冬季之前对俄国采取先发制人打击的方案,由于战事迫在眉睫,总参谋部希望通过外加谈判促使中国新政府尽快投入对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