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宋铮的态度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根本就不想掺和,冯晓刚虽然郁闷,但总归他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这种事本来就是你情我愿,合作虽然不成,可也不能影响了交情。
在冯晓刚看来,宋铮不愿意投资,主要是在担心风险,这一点,他可以理解,但是张园等人同样不看好他的这个故事,这就不能接受了。
“你们这是几个意思啊?”
张园看了看宋铮,道:“老冯,你是想听实话,对吗!?”
冯晓刚道:“多废话啊!跟着你们说,不就是想让你们也帮着提提意见吗?说,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
张园犹豫了一下,也不怕得罪人,豁出去了,道:“老冯,这么说吧,听你刚才叨逼叨的说了半晌,我愣是没听明白,你到底要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正答!
宋铮听了,都想蹦起来,给张园脸上写一个大大的赞,太TM精辟了。
这也是上辈子《夜宴》上映之后,很多被蒙进了电影院的观众,在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的共同想法。
太TM乱了!
这种乱几乎成了一脑袋扎进大片世界里的中国导演在讲故事的时候,所犯的通病,不可否认,这些迷失在大片世界里的导演在以前都曾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的杰出的贡献,以前的作品也成就了中国电影一定的辉煌。
但是,自从脑袋懵圈,犯了大片症之后,拍出来的东西,尤其是那些歌古装动作片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宋铮看着一脸呆愣的冯晓刚,真的很想对他说一句:求你了,就闹到这吧,把影迷逼急了,对大家都不好。
电影这东西还是简单一点儿好,非要装深沉,拍出来的东西只能是曲高和寡,拍电影靠点儿谱好不好,连周洁伦都知道“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道理,这些大导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不好好照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非要瞎了心的跑到别人的地盘上瞎折腾什么啊!
有些电影技术是属于好莱坞的,非要把它生搬硬套过来,是体现不出民族文化的,连执政党都知道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代大导们,怎么就不知道要走中国特色的大片道路呢?
永远在观众心中的赵奶奶不是就曾说过一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别人的技术不是不能学,但要学的神似啊,学得形似有什么用呢?
而且在神似的基础上,还要加入民族自己的东西,那才叫学习。
看看属于小辈的宁皓,只要稍微有点儿尝试,对西片熟悉的观众都知道,他拍的《疯狂的石头》,从头到尾都在学英国老电影《两杆大烟枪》,结构学得神似,而里面的内容却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文化,跟冯晓刚以前电影体现的京城文化、张仪谋以前电影体现的乡土文化、陈恺歌以前电影体现的民族文化一样的地道,这才叫靠谱。
学别人的东西首先要立足于本国文化去学,不能舍本而逐末,否则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比如小日本的吉卜力工作室,人家从未为了市场的考虑,而制作一部适合多国的影片。正是因为人家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单纯为本国观众介绍本国文化的创作原则,才能成就他们的辉煌。
虽然在自家人面前,夸别人是挺伤感情的一件事儿,但,朗朗乾坤,昭昭日月,这就是事实,那么为什么中国电影走在最前端的一代大导们,非要干这种托着金饭碗行乞的事儿呢?
宋铮就纳闷了,怎么这帮大导们都打起了古装动作片的主意啊?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卧虎藏龙》的影响,如果是的话,那真是悲哀,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也应了钱钟书的那句话: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白白让影迷急得跳脚。
拜托,也要看看人家李安是什么人啊,李安导演在自传中说的一句话让宋铮看过之后都感触很深,他说:“人只有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内心的真实。”
这就叫靠谱!
这种内心的真实就是“谱”,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要靠这个“谱”,才能称的上是艺术作品,否则的话就是垃圾。
夫天下事,人间情,仰而企则难,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