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时毋庸担心,陛下那里本官这就上奏折进行解释,尔等不必担心;倭国虽然是太祖亲封的不征之国,但自我大明立国以来,倭国屡次进犯,我大明如果在不加惩戒,何以彰显我天朝上国的威仪?”李悠猜测朱元璋之所以将倭国定为不征之国是想起了蒙元两次征伐倭国时遇到神风导致功亏一篑的经历,这让他对出海远征颇为忌惮,再加上此时的中原尚不理解出海的好处,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命令。
而现在倭国直接派遣大军入侵朝鲜,让大明花了好一番力气才平定下去,再加上此前倭寇屡屡骚扰大明的东部沿海一带,朝堂上下对倭国再无好印象,现在李悠没有动用多少朝廷兵马就能攻入倭国本土,或许万历也会乐见其成。
当然,李悠估计万历皇帝会应允他的奏请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为人道的理由,那就是万历皇帝这些年来一直想要册封他所宠爱的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替代长子朱常洛成为太子,可惜屡屡受到群臣的反对而未能成行;李悠进攻倭国一事或许可以帮他转移一些朝廷重臣的注意力,让他从这些烦恼中暂时解脱出来。
李悠固然知道这些,却不能再奏折上表现出来,他先是书写了一番露梁海战、釜山海战以及攻占对马岛的经过之后,再详细的写明了倭国现在的局势,以示自己此次出征看起来凶险,实则颇为安全,要是倭国开始内乱自己就率军乘虚而入,如果倭国没有生乱,自己也可以带领船队平安返回。
在奏折的最后他写上了万历皇帝的最有兴趣的东西,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石见银山,石见银山乃是当今倭国最大的银矿,开采量一度曾高达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根据宗义智所讲述,此前石见银山的产量曾经高达一年百万两之巨,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出自这座银山之中,在毛利辉元臣服于丰臣秀吉之后,石见银山成为毛利家族和丰臣家族共同管理,丰臣秀吉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万历皇帝对开矿一事可是极为热衷的,他不仅派出大量的太监前往大明各地搜刮矿税,甚至还曾经想过要派遣太监前往吕宋寻找金矿,当然这件事目前尚未发生,但这也足以表明万历皇帝对于金银的渴望,有石见银山在足以引起他的兴趣,从而任由李悠进攻日本。
只要李悠能够获得战事的胜利,为大明输送无数金银,那么万历皇帝就绝对会对他的出征表示支持,所以李悠才会显得如此有信心;飞快的写好一封奏折,并安排得力的人手乘船送去京城之后,李悠方才上床睡去。
第二日起来巡视对马岛各地,但见那些跟随李悠上岛的朝鲜士兵到处抢夺倭国百姓的钱财、欺凌他们的妇女,竟如同当初入侵朝鲜的倭国士兵一般,李悠手下的明军和郑家军的军纪则要好上一些,当然这或许也是因为宗义智拿出了对马岛所有的积蓄累满足天朝上国神兵所需的缘故。
对此李悠也懒得阻止,反正他们祸害的又不是大明的百姓,再说了对马岛距离朝鲜最近,眼下这些看起来像是受害者的倭国人当初未必没有在朝鲜大地上做过同样的事情,而且这两个国家加深仇恨对大明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巡查完对马岛,李悠并没有立刻就开始对倭国本土展开进攻,而是留在这里将明军、郑家军还有跟随他们前来的朝鲜军队统合到一起进行训练,这些军队虽然都是参加过多次战役的精兵,但彼此分属不同体系,想要融合到一起还需要一些时间。
好在李悠拥有戚继光的“六如”练兵技能,短短时间内这些士兵就渐渐改头换面;再加上跟随定远侯班超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及率领归义军、于阗军、高昌回复和甘州回鹘征战多年之后,李悠对如何驱使联合军队作战已经是熟稔之极,所以尽管这三支军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了颇多波折,都被他巧妙地处理完毕、
宗义智以及他的家臣们看到李悠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将这支联合军队弄得犹如脱胎换骨一般,不禁大为惊讶,再次对上国名将的能力感到大为佩服,当下不敢再有异心,对李悠此次攻入倭国本土的胜利也渐渐变得有信心起来。
他们甚至还生出了这样的心思,如今倭国内乱在即,而上国天兵此时展开进攻,说不得有机会大大的捞取一番好处;鉴于这种情况,自己的对马藩率先臣服于上国天兵也并非没有好处,只要自己竭尽全力配合李悠,说不定在两国停战之后,自己还会因为这段时间的配合而获得不小的好处,将对马藩的地盘再扩张一番。
所以宗义智等人侍奉李悠大军越发的恭顺了,他们竭力搜刮对马岛上的物资以供应李悠的军队,宁肯自己饿着也要上国天兵吃得饱、吃得好;可是对马岛毕竟土地贫瘠、并没有多少产出,宗义智多年的积累眼看着就要见底了,所以他越发的着急起来,拼命动用自己的关系打探倭国本岛的消息,希望李悠的大军能够早点离开对马岛,开始进攻倭国本土。
就在宗义智感到无比焦急的时刻,他手下的家臣终于到达了大阪城,将对马岛上发生的事情传到了丰臣秀赖、五大老和五奉行耳中。
说起这件事,李悠还有点小小的遗憾,在此前两次作战中将交战的三个国家忽悠的不知所里的大忽悠沈惟敬现在似乎已经被大明处死了,要不然让他来担任这个使者去大阪城见一见德川家康这些人似乎格外有趣,但是现在李悠却找不到类似的人手,只能让宗义智的家臣来完成这个任务了。
在接到对马藩家臣的消息之后,五大老和五奉行又聚到了一起,开始商议此事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