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助学一百个困难生,对于苏小软来说并不难,况且她很聪明地并没有利用自己的名义去资助,而是分别以服装厂和食品厂的名义去资助的。
后续出面去谈的人,也分别是李厂长和苏建业。
至于京都这边,则是顾楠出面去谈的,而且也不是助学金,而是奖学金,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苏小软是以苏家快餐店的名义设立的,而且联系的两所学校里,每个年级都会选出成绩优异的、进步明显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人数虽然是有限定,但是条件明显放宽了一些,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拿到奖学金,只要是有进步的,又或者是在其它方面有了突出成绩的,都可以领。
苏小软之所以这样设,也是考虑到了现在大部分家庭条件都一般,而且成绩好的同学总共就那么几个,她要的是大家都能上得起学,不能只盯着前几名,那样的话,她做这个的目的明显就不对路子了。
这年头能考上大学的概率还是很低的,不说大学,就算是普通高中,也不是寻常人家能上得起的。
苏小软看了顾楠给她整理出来的资料,一部分是从教育局那里参考的。
其中一个镇子上的初中有六十个孩子,能上高中的不会超过五个。
而且这个数字也不是一年两年的,而是十几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的。
由此可见,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本来就高,再加上各个地方的教育资源不同,这孩子们的成绩自然也就高低不同,而且差异还很大。ap
再加上,一个县里顶多就是一两所高中,就这个条件,能容纳多少高中生?
全县有多少的适龄孩子们?
考虑到实际情况,学校设的分数线也不可能低了。
再加上就算是有的孩子考上了,也未必有条件上高中,毕竟高中三年的花费,比之小学六年还要多。
因为高中就要加上住宿和餐饮了,那钱肯定是唰唰地往外花。
不仅如此,高中的课本和一些复习资料也比初中时要贵得多,所以高中三年,真的不是普通人家能供得起的。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在上学还好,如果是有两三个,甚至是四五个孩子,那就算是双职工的家庭也是供不起的。
所以,别以为这年头城里人就是多么好的日子了,条件有限,大家都不容易。
苏小软看到的是让大家都能有条件读书,而不是只盯着谁能考上大学,她现在还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毕竟现在就算只是初中毕业的孩子,她的厂子也是可以做到中层管理的,而如果是普通职工,小学毕业也是可以的。
苏小软跟京都官方的沟通里就提到了,目前也只是先选了这两年学校来做一个试点,如果效果好,真地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学生,那他们后续会继续完善相关的计划,然后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们。
这一点,教育局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这种事情,还是头一遭。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