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气之一道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夫君你躺下来,全身放松。”聂隐娘拍了拍软榻,对张墨说道。
张墨即刻就躺了下来,按照聂隐娘的要求全身放松下来,然后闭上眼睛。
聂隐娘在张墨身边盘坐下来,伸出一只手抓住张墨的手腕,然后就将自己的内力输送到张墨的体内。
其实也不怪张墨对内功法门有如此的兴趣,他是经历过当年练功热潮之人,对内家功法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内功发源于中国。内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内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
中国古典的内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内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内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
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
《老子》中提到“或嘘或吹”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著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内功图谱,其中绘有四十四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内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原始的内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内功的内容。
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松沙记》中,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
如果翻开中国内功史,可看到就在晋、隋、唐这一时期,有很多古人用气来命名的著作,如《气诀》、《气经》等,书中写的都是练气、用气的内容。《气经》中讲了几十种练气、用气的方法,连发放外气的方法都有,叫“布气”。
这是张墨第一次亲身感觉到内气的存在,他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一股清凉之气从聂隐娘的手上流到自己的体内,缓缓的顺着胳膊向肩头的位置流动。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像是自己体内多了一个血管一样,只是那血管里的血没有温度而已。
当那一丝清凉的感觉进到他的脑袋里以后,他反而开始迷糊起来,没一会儿的工夫,他便迷迷糊糊昏睡了过去,而且睡得十分香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