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电影《渭阳警察》在国内院线上映,票房糟的一塌糊涂,并不是电影不好,而是宣传造势不行,一部片子要获得票房成功,从开机起就宣传造势,大导演大明星,各种花絮各种内幕吸引眼球。
渭阳警察有什么?小导演新明星,根本没有所谓的宣传造势一说,且故事情节算不上新颖,无非是弘扬正能量,没什么新意。
国内院线不行,但在三秦大地以及西北地区却取得了极好成绩,原因无他,这片子打的就是本土影视的名头,里面一水儿的关中方言俚语,不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根本听不懂。里面一些人物的塑造也非常成功,比如公安局局长经常开会拍桌子,大骂锤子!
看似降低了局长形象,却让观众感觉亲民,该局长由萧文成自己扮演,本来人就生的英武不凡,再加上角色本身的正直勇猛,获得观众赞赏,一度成为渭阳本地的妇女之友。
林市长在总结会议上说,这部片子获得如此成绩,我们应该高兴,毕竟是第一部影片,渭阳影视还在摸索阶段,下一部肯定会拍的更好。
至此三秦影视就下了基调,主攻本地人的喜好,拍出本地特色。就好比韩国日本,他们国家虽小,但电影却很强大,中国人听不懂?没关系,有字幕。
三秦电影也走这条道,先把本地观众讨好,再考虑其他地区,听不懂没关系,有字幕。
而且对于题材上,也要有所创新。最起码,得拍些硬货,观众们喜欢看的,看完会热烈鼓掌的。
有人提议,现在老百姓对政府没有好感,是不是拍一些政府正面形象的电影?比如,渭桥收费站事件。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叫王宝生,跟王宝强只差一个字,但比王宝强丑多了。他是西影毕业,负责编剧。
这个提议把会议室的人都搞懵了,渭桥收费站事件是个特例,当初几千农民对抗警察,发生冲突,是流血事件,政府不得已才取消了收费站,如果这部片子拍出来,全国其他地区的收费站怎么办?
因为这部片子的影响,难道其他地区的公路都不要收费?
领导们都很慎重,这个题材不能拍。
王宝生站起来,情绪激动,“为什么不能拍?这是政府干的好事呀,又不是拍政府欺压老百姓,收费站的取缔,老百姓难道没有敲锣打鼓送锦旗?林市长你当时在任,温泉镇老百姓送你的万民伞难道不记得了?”
万民伞,是古代好官才有的东西,伞上面许多绸条,上书送伞人的姓名,绸条越多,代表赞颂该官员的人越多。
渭桥事件后,林市长的确收到一个万民伞,直径三米,用胳膊粗的槐木做支架,一指宽的绸条密密麻麻,全是村民的名字,这把伞被放在渭阳博物馆,上面写明了是老百姓送给林市长的。
为这事林市长高兴了好一阵子,上级领导却没表扬,开玩笑,你渭阳公路不收费,其他地方还在收呢。
王宝生道:“纵观全世界,比我们国家富得,比我们国家穷的,公路都不收费,我们为什么要收?政府这么做是不对的,如果把国家的公路比喻成我们国家的血管,那一个个收费站,就是血管中的肿瘤,他在堵塞血液流通,就拿富平的苹果来说,我们这里一个一毛钱,北上广一个苹果三块钱,这么大差别!苹果为什么不运去北上广卖?出得起有钱出不起过路费呀。这事是个话题,是个特例,渭阳政府已经做出表率,就不能推广到全国吗?把这电影拍出来,先说收费站的弊端,再说冲突原因,**部分为官民对抗,结尾时候老百姓送万民伞,一团和谐,谁敢说这部电影不好?是老百姓说这电影不好?”
一番言论,让在场诸位领导都低头沉思,最后目光盯准了林市长和赵书记。
林市长不敢下决定,也把目光转向赵书记。
赵书记面色凝重,手指轻轻摩挲陶瓷茶杯,依然在考虑什么。
张宽作为影视公司老板得以参与这个总结大会,昏昏沉沉从梦中醒来,刚好听到王宝生演讲,心里有了计较,从座位上站起来,道:“要我说,这部电影应该拍,还应该推广全国,不仅仅是要渭阳人给政府送万民伞,还要全国人给政府送万民伞,要把全国老百姓的心,跟政府紧紧地联系起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部片子拍了你怕什么?有全渭阳人做后盾,你还怕什么?”
土鳖一番话依然是陈词滥调,唯独最后一句让赵书记眉头大展,“对,你说的对,当官不为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有全渭阳人做后盾,我怕什么?当好官,就应该为民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