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奉天东城,文府门外。
内四卫已经摆起仪仗前来迎接,天子特赐金辇来接。
一排礼枪排射过后,敲锣打鼓簇拥着往宫城去。
沿街得到消息的士绅百姓,纷纷出来围观。
对这位新晋内阁大学士兼首席总理大臣,给予了热烈欢呼庆贺。
街边的一座酒楼的临街二楼包间里,一群待考士子们也站在窗前看着这一幕,无比的羡慕。
“文公宣麻拜相,众望所归啊。”
“那是当然,文臣督师经略,能在短短几年里,立下如此功绩,宣麻拜相,谁又能反对?”
“新内阁首辅是地方上召入朝的大员,东林出身,统兵文臣,看来就算内阁集体换人,也不会太影响朝政。”
“不知道这次辅会是谁!”
“应当也是能文能武的。”
一名士子望着街上这盛况,“要说能文能武,资历又高的话,那么也就张国维、朱大典、何腾蛟、瞿式耜、堵胤锡、于颖这几位吧,洪承畴应当也能算一个。”
“朱大典、何腾蛟也是内阁大学士啊,张国维、于颖还是殿阁大学士,都是要下来的。”
“洪承畴个老汉奸,有什么资格为相?”
几人在争议着。
“总不会用马士英、阮大铖吧?”
“未必没有可能,也许是严我公或者是沉犹龙、吴易、沉廷扬、熊汝霖等,都是能文能武的。”
大家也很清楚皇帝用人习惯,并不会太在意以前是什么奸臣还是阉党又或东林,只要在新朝能够团结抗虏不搞党争,皇帝都是会重用的。马阮二人以前名声多臭,可阮大铖如今是户部尚书,马士英那是江南总督兼江苏巡抚。
“我倒觉得,首辅用了东林文公,那次辅肯定不会再用东林,肯定得平衡。”
文安之坐着天下派来的金辇一路进了宫。
“宣,首辅文安之上殿!”
文安之一步步拾级而上,入殿拜见。
拜相不需要三辞方受,朱以海也不喜欢那种假模假样。
文安之上殿,朱以海又赐他文渊阁印,又赐银印两方,一方是怀忠耀武,一方是耆德忠正。
文渊阁印在绍天朝以前不是正式官印,以前内阁大学士不过五品,在文渊阁内办公。可有明一代,文渊阁都并非真正官衙,文渊阁印字用小篆,也不是官署之印,不能在衙门间行文运用,只能在大学士们封进题奏等章疏时用之。
朱以海后来把内阁设立为正式官衙,内阁大学士还是正一品,故此重铸文渊阁印,银质大印,大篆字体。
这方文渊阁印,也是内阁的正式大印,代表内阁,由首辅掌印。
“授总理处印!”
内侍又捧出一方银印,却小的多,乃是银质小篆,与最早的文渊阁印倒类似。从这方印也能看出来,如今的总理处其实与早期的内阁类似,都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
只不过以前内阁办事程序是奏章等他们先看,甚至要提出处置建议,叫拟票,然后皇帝才看。
后来皇帝懒政,或是没什么能力,干脆都交由太监代为批红了,皇帝当起甩手掌柜。
而如今皇帝的这个总理处,就属于一个临时机构,类似于后世的某某办公组,不是正式衙门组织,也没有正式官员编制,没有属官吏员。
授予一些官员总理大臣、协理大臣、总理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头衔,在总理处轮流当值。
重要军机政务不经内阁,直接送到总理处,而且总理大臣等也不能先看,得直接由皇帝先看,然后皇帝做出处置,总理处的大臣们则奉旨办事,也不存档记录等。
但总理处也有了草拟诏敕的资格。
他们草拟的诏敕分两种,比如朝臣侍郎以上,外官总兵、知府以上升降补调,赈灾等事,总理大臣接受皇帝指示,由总理处的侍读、侍讲学士书写谕旨,经内阁传抄,交有关部门,称为明发,或称内阁奉上谕。
而有关诰戒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泄露,都是不交内阁而由总理大臣密封,加盖总理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传谕某官开拆,令驿站限时送达,称为廷寄。
廷寄只许本人拆阅。
从总理处的办事模式就知道,这纯粹就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还不是专职的,他们就是奉旨办事,并没有私自处份的权力。
除非皇帝遇到一些重大事务,拿不定主意时,才会找总理大臣们商议,所以也仅仅是有部份参预决策权,并没有行政权。
行政权仍在内阁。
可内阁又失去了重大事务的决策处置权。
好在文安之做为新首辅,也授予总理处首席大臣兼衔,意味着仍是核心决策层的人,否则这首辅也名不符实了。
文安之拜受印,谢恩。
宋之普也跟他做交接,将一支笔转交给文安之。
这支笔既普通也不普通,一来是皇帝赐给文渊阁的笔,有很多,但却又是内阁权力象征,俗称政事笔。
首辅执政事笔,主持内阁大学士议政,执政事笔,总其记录。
所以这笔是个象征,代表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