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寒风中,开封远郊,猎场,一场规模庞大的演武正在进行。
楚国皇帝及文武官员,现场观看火炮射击“演习”,而亡国的周国官员们,也在场旁观。
他们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克虏伯”的射击情景,随着一声声巨响,以及火光、浓烟大作,本已经千疮百孔的心中城墙,彻底崩塌。
火炮的力量,撼天震地!
进行射击的火炮,为贞元十年型野战炮,炮身连同炮架一起,重二千三百斤。
和之前的火炮不同,这种火炮为后装炮。
一门门展示用火炮面前,“克虏伯”的手下败将们,戴着耳罩,看着这造型诡异的兵器,目瞪口呆。
这是前所未有的兵器,威力十分巨大,无论是厚实高大的夯土城墙,还是密集的步阵,在这种兵器面前,都如同纸糊一般。
一旁,炮兵军官向观众们介绍何为“后装炮”。
后装炮,即从后部(炮尾)装填弹药的火炮,区别于从前部(炮口)装填弹药的火炮。
两种火炮的区别,除了弹药装填的位置不同,还有个区别,就是射速不同。
现场,有前装炮的发射流程展示,让观众直观的了解两种火炮射击速度的差异。
前装炮,等于一根单向开口的铁管,使用时,先向铁管里装火药(纸筒定装火药,尾部扎破),再放入弹丸“堵口”。
铁管尾部有细孔,放入火捻,在外点燃的火捻,将铁管内的火药引燃,然后把弹丸“推”出去。
这是一次完整的射击。
要开始第二轮射击,得先把铁管内壁清理,再用沾水的刷子刷一遍,确保没有带着火星的残渣留在管内。
然后才能再放火药筒,否则刚放进去的火药会被带火星的残渣提前点燃。
而后装跑的射击,相对简单一些:后装炮可视作两头开口的铁管,铁管的一端装着钢制门闩,是为炮尾。
使用时,炮兵打开门闩(炮闩),先把球形弹丸推进铁管,然后将火药筒(纸筒)塞进去,并用木锥扎破纸筒底部,使火药漏出来,最后关上门闩。
点火方式,和前装炮一样。
射击完毕,炮兵打开门闩,直接铁管内残渣。
因为是直接清理尾部,所以炮刷不需要太长,清理起来很快,再次装填,速度也很快。
两种装填方式,随着射击次数增加,“射速”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后装炮的射速明显快过前装炮的射速。
观众们看得很清楚,而讲解的军官,也说出了“射速快”的好处:
野战条件下,火炮要发挥威力,就要看“单位时间”内的“炮弹投射量”。
道理和射箭一样,同样时间内,对射双方,谁射出去的箭矢多,谁造成的杀伤就会更多。
野战和攻城战不同,攻城战时,炮兵可以慢吞吞的用火炮射城墙,野战时,就不能这么慢吞吞的。
尤其面对冲锋的骑兵,炮兵的发射机会可不多。
军官讲解的过程中,炮兵们进行了霰弹的射击展示:快速装填、炮击的后装炮,用霰弹把一排骑兵状炮靶射得千疮百孔。
见识了“霰弹”威力的前周军将领们,只觉后背发凉:
哪怕是具装甲骑,在这种霰弹面前,也是有来无回。
很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