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教室里,新一届行政班学员正在听课,一个个坐姿很正,看上去精神抖擞。
李笠如同后世无数学校班级的班主任那样,在后门处偷窥,看着教室里的学员,有没有开小差的。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然而并没有,这些曾经的厮杀汉,现在就像战线第二、第三排的兵卒,全神贯注,仿佛即将与敌人交战。
李笠从后门走进教室,对着讲台后的讲师摆摆手,示意对方继续讲课,自己静静站着。
如同普通学员那样,认真的听着。
这堂课,讲的是公文写作,李笠听着听着,仿佛回到后世,成为一个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的学员,学习如何备考。
公务员,是近现代的一个词,在古代并没有这种说法。
如果要找一个相似的角色,那就是吏。
不是吏役的吏,是有编制(有俸禄)的吏。
有一句话,叫做“治国先治吏”,这里面的“吏”,可以理解为官、吏合称。
最初,官吏合称,后来慢慢的官和吏就分开了,不过常见的一个词“吏治”,指的依旧是官吏。
在这个时代,照办后世公务员制度不现实,但李笠认为,要“治吏”并加强吏的管理和职能,倒是可以参考后世制度的一些做法。
所以,李笠建立新朝之后,开始组建截然不同的“吏员队伍”,要慢慢替代士族、地方豪族把持的中层、基层政府机构。
强化中枢对地方基层的控制,摆脱士族、豪族对整个政府机构的渗透和影响。
提刑司和转运司的设立,就是措施之一,但增设的这些机构,需要大量有“工作经验”的基层吏员来维持运转,这些人从哪里来?
两个来源:其一,从军队中选拔;其二,从现有基层吏员里选拔。
李笠带出来的军队,有一个特点,就是日常训练中,教授将士们读书写字,所以,徐州军的将士,都具备基本的文化水平,会基础的算数。
然后,徐州多年的地方施政,抽调不少军中人才担任吏员,所以,这些“军转吏员”,成了李笠宝贵的“行政人才”。
无论是屯田、组织厢兵,还是组建、扩建总税司,加上后来的组建提刑司、转运司,实施检寺,李笠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们,都挑起了重任。
但还不够,所以培训班一直在办,将军中选调上来的人、从各地基层选调上来吏员,以及寒族子弟作为学员,通过培训,变成合格的行政人员——吏。
然后作为生力军,投入到新朝的行政队伍之中。
所以,李笠可以在三吴地区大规模实行检籍、检地,不怕当地官府出问题,因为他派出的人马,随时可以接管州、县公廨。
维持公廨运转的同时,扛起检籍、检地的重任。
那么,当李笠手中可用的“行政人力资源”越来越充裕的时候,士族们深度影响官府运转的时代,就可以结束了。
没有士族子弟当官,新王朝一样能够通过不断培训吏员,来确保各级官府的运转。
淮阴的培训班,不断选拔、培训出合格的吏员,补充到各个官署中去。
然后,这些吏,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依附于主官,成为其“故吏”。
因为想要出头,就得有人提携、给机会,高高在上的皇帝,哪里会记得无数期培训班中,某一期的某个学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