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请求山东军多派兵马驻守曰本。
德川家纲虽然是德川家光的次子,当德川家光的长子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他就是下一代幕府将军。
把他送去做质子,可见德川家光是被打得多么的没脾气了。
……整个山东派出去的军官中,除了美洲和南洋分队在巨港的一些军官外,其他军官都已经返回了辽东。
在赵岩成亲的这个阶段,整个山东都戒严了,到处都关卡。凡事来黄县和赵家堡的,一律不准带兵器。
婚宴所用的食材,全部都是在严密监督下准备的,并且还进行了复查。
赵家堡里里外外的每条街道上,都能看到治安警察的影子。
虽然是戒严,但人员流动却是没有限制,只要不带兵器,不进入闲人免进的地区,另外不制造治安事件就可以了,有个路引就能通行。
赵岩给天下商人都下了请帖,来的人自然很多。
那些收到请帖的十有八九都来了,没收到请帖的小商人,也来了很多。
赵家堡外面的会馆,可谓是住得满满的。而有些身份的,则请到了赵家堡里面的会馆。
赵岩请的朝廷官员,除了一个秦良玉和孙传庭外,其他都早早的来了。
秦良玉为什么没来,赵岩并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她反感自己把崇祯打下台所以不来,也可能是路途太远还没到。
不过赵岩感觉前一种的可能姓更大。
孙传庭,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过来不来赵岩倒是不太在意了。卢象升及颜继祖他们来了山东后,赵岩便亲自带着他们到会馆住下。
这些可都是得力的盟友,自然是要好好接待,朱大典自从上次来山东后,就没有离开山东,而是在山东到处参观。
离开山东不过三年,山东便已经大变了模样,让朱大典着实有些感慨赵岩的手段,果然不是一般的逆天。
此时的山东,很少能看到面有菜色之人,走到东三府的屯地里,到处都是排排大瓦房,而且有些房子还是赵家堡的那种新式楼阁。
东三府的建筑业,也被赵岩引领了潮流。很多人见赵岩住的房子样式不错,就请了参与建造那栋楼的工匠们也给他们建一栋,结果那些工匠的生意越来越好,其中的门道很快也被其他的泥水匠们给研究透彻了,一时间山东到处都是赵岩住的那种房子。
水泥在东三府并不是很贵,砖头就更是便宜了,砂石料这些东西也到处都是,以东三府一些屯地的农户们的财力,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建得起,但也有一部分,而东三府的农户在财力上的差距并不巨大。
那些家中有人参军,并且拿了赏赐士兵和军官,很多也都有样学样,或在屯地,或在赵家堡外面,开始盖自己的新楼。
而那些吏员们,由于赵岩采用高薪养廉的方式,虽然俸禄不是太高,但整体上却是非常过得去的,比朝廷的俸禄还要高出一半左右,加上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送礼开支,一个个也都学着赵岩的样,盖起了新楼。
西三府的乡绅、商人们也跟着学样,现在山东到处都能看到赵家堡的新楼,仅仅从建筑上便能看出山东的富裕了。
在曰常的饮食上,东三府的百姓通常都是吃米饭和面饼,已经几乎不吃红薯了,而且经常还有肉吃。
每个百姓都过得很安逸,他们几乎不需要为生计和钱财而困扰。
只要肯干,就不会饿死。
交了微薄的田赋后,剩下的粮食就是自己的了,五十亩地,努力耕种的话,一年最少能收上七十石粮食,小麦大概五十石,秋粮一般也有三四十石。
光是卖粮,一年就能有三十四两银子。
看病不要钱,孩子读书也不要钱。若是家里有人参军的话,一年最少有24两军饷,军中还包吃住,这比钱几乎可以全部送回家,若是立功晋升,军饷还更多。
目前山东的军饷是由军衔决定的,而不是由职务决定。
三等兵军饷每月2两,二等兵每月军饷3两,一等兵每月军饷4两,士官每月军饷5两。
准尉每月军饷有6两,少尉每月军饷10两,中尉每月军饷15两,上尉每月军饷20两。
少校每月军饷25两,中校每月军饷30两,上校每月军饷35两。
少将每月军饷40两,中校每月军饷45两,上校每月军饷50两。
最高也就只有50两,而目前山东军中军衔最高的一批,也只有上尉军衔,每个月领20两军饷,发大财几乎靠打仗,军官可以拿到比士兵多1~5倍的战争分红。
百姓家里有钱,饮食自然吃得好。
自己家里养上些鸡鸭猪牛,完全可以自己吃,不必要拿去卖掉,光是卖粮食的钱就够吃穿用度了。
很多百姓很多时候都表现得不差钱。
由于生产很足,虽然百姓手里钱多,赵岩撒出去的钱也多,山东的银子更比其他省份多,但物价却和其他省份差不多,没有造成什么贵重金属多了之后引发的通货膨胀。
仅仅三年,山东也就有如此之大的变化,朱大典不感慨都不行,心想当初招抚赵岩实在是个英明的决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