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无论是韩国还是美国,影视工业真的就只是一份工作,并不会比别的工作高大上,做不好就是普通人,做好了赚钱多也不会有人反感,而在国内,随随便便混混就能赚个几十上百万,某些明星自诩贵族,面对下里巴人们,甚至连眼皮子都不愿意抬一下。
天知道当初某个三线明星说——自己最穷的时候,银行里只有100万,这句话是怎么说出口的?
明星如此也就罢了,很多幕后从业者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甚至有的道具师也许根本不懂唐朝的椅子和清朝的椅子有什么差别,化妆师只是业余水准,灯光师能给你打一组明亮的灯光,然而不能打出一组“暧昧”的灯光。
其实也不是不重视幕后团队,实在是没办法重视,因为大部分剧组把大部分金钱都放在明星身上,因为在畸形的市场里,明星的脸往往比剧集本身的质量更具卖相。
几个主要演员的费用可能就占据了整个制作费用的一半甚至更多,其直接后果是,编剧、摄影、剪辑、场景等方面费用被严重挤压。
大家都吃面,你吃大肉面还是加量的,而我只能吃清汤寡水的阳春面,有的甚至只能吃白水煮面,换谁谁心里都不平衡,久而久之,高素质人才被逼走,市场上涌入大量混饭吃的低水平人群。
自然而然的就拉低了整体质量水平。
当然,抛开其它的不谈,一部优秀的剧本,哪怕本本分分的拍出来,至少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其实Z国的观众很好满足,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看足球都一样,场面差点不要紧,只要认真讲故事,演员保持基本演技水平就够了,没指望你天天拍出高质量的片子。
纵观这些年国产剧中,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无不是在剧本上下了大工夫。
如果导演重视剧本,把编剧的地位放到与自己平等的位置,那么导演中心制也不是不可以。
但目前看来,难度比较大,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
Z国之所以会形成导演中心制,是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电影市场是以统购统销的形式存在的,各地方和军事单位的制片厂按照配额生产,由中影统一发行,各地省市级发行公司配合落地工作。
直到1993年《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之后,这种模式才被打破。
那么在只管拍不用管卖,市场完全由行政主导的年代,制作单位根本不需要制片人,只需要管钱的制片主任就好了。
同时因为是配额生产,名额到人,所以管钱的制片主任服务于导演,说是以艺术为中心,其实难免会变成行政垄断在具体事务上的翻版。
在体制结构调整之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国产电影的产量和覆盖并没有马上提高,每年上映的数量只有几十部,影院所能覆盖的城市也很少,对于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产量和消费跟零有什么区别?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